一、刷單陷阱案例頻現

近期,網上招聘刷單騙局屢見不鮮,眾多求職者深受其害。李先生在求職軟件收到應聘信息,下載“JD”App進行培訓后,被一步步誘導進行認購任務,最終被騙近 5 萬元。博羅的吳女士通過“獵聘”APP求職,陷入“刷單”騙局,被騙 60 多萬元。她本想換個工作,卻被自稱廣州啟航進出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以高薪職位吸引,添加人事微信后下載“大眾”APP進行考核任務,前期嘗到甜頭后,在騙子的誘導下不斷轉賬,最終損失慘重。市民小黃心急找工作,被虛假網上招聘信息誘導為對方“刷單”,將積蓄轉入詐騙賬戶,所幸楊浦公安分局中原路派出所民警及時出手勸阻。還有南京的楊女士,網上發布求職簡歷后接到自稱某公司客服電話,稱有給主播打賞的工作可賺大錢。她下載 APP 做任務成功收到返利后,被要求墊付打賞資金以獲取更多報酬,轉賬 13750 元后未收到返利,才意識到被騙報警。這些案例中,騙子的詐騙手段如出一轍,先以高薪職位或輕松賺錢的任務吸引求職者,通過發放小額任務單并立即返款騙取受害人信任,然后逐漸提高任務支付額度,一旦受害人開始大額投入,便以各種借口拒絕返款,要求繼續做任務,讓受害人陷入“一直做任務,一直在支付,卻永遠得不到返利”的陷阱。
二、招聘真假如何辨別
(一)來源渠道要謹慎求職時,信息的來源渠道至關重要。要善于利用權威、可靠的正規媒體和網絡平臺,如通過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國聘平臺、高校就業網站等官方渠道獲取求職信息,或借助百度信用查詢等工具查詢用工單位基本情況。對于街頭各類“小廣告”“牛皮癬”類招工廣告,尤其是那些以高薪為噱頭的廣告需格外警惕,謹防落入陷阱。正規的就業招聘信息通常會明確交代單位名稱、所需崗位、用工要求、地址等具體內容,而虛假就業信息往往以高薪為誘餌,對單位、崗位等內容一筆帶過。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站有具體工種的工資指導價格,求職者可查詢參考,對招聘信息中過高或過低的工資價格都應謹慎對待。
(二)熟悉當地情況
求職者應盡量熟悉當地基本情況,可以翻閱介紹資料、向熟人詢問或通過百度查詢。對有吸引力的招工廣告,可約老鄉或朋友到現場探查,留意企業名稱、地址、聯系電話、周圍環境以及工作現場是否安全衛生、企業是否有營業執照、是否能夠自由出入等情況。多方面了解應聘單位,能有效辨別招聘信息的真假。
(三)保護個人證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遇到以各種理由“保存”身份證及其他證件的雇主,求職者一定要小心。用人單位扣押證件是不合法的行為,若遇到此類情況,求職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四)避免交納費用
求職者不要輕易交納求職費用。在一些非正規職介所里,收費項目繁多,如報名費、體檢費、抵押金等。求職時要查看職介所的相關資質,確認是否有人力資源許可證,盡量去正規的人才市場。要弄清職介的繳費標準和規定,有權拒絕各種不合理收費。有些私人職業介紹所花言巧語收取定金、介紹費和手續費后卷款而逃,所以求職者需謹慎。
(五)防范入職陷阱
在求職或面試過程中,若遇到以各種理由讓繳納“入職押金”或臨時“保管”手機、錢物的情況,求職者需要仔細甄別?!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三、防范刷單詐騙技巧
(一)加強自身防騙意識
在這個網絡時代,我們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防騙意識??梢酝ㄟ^學習網上的各種案例和防騙手段來提高警惕。例如,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常見的刷單詐騙案例,像小黃這樣被虛假網上招聘信息誘導刷單的情況屢見不鮮。同時,我們要慎護隱私,不要在網上輕易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內容。犯罪嫌疑人可能會通過植入木馬竊取個人賬號信息,從而實施詐騙。此外,我們還要慎貪小利,對于那些聲稱高傭金、虛擬單、直接發送鏈接來進行刷排名的任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古人云:“貪小便宜吃大虧?!蔽覀円獣r刻牢記這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遇到那些吹噓得天花亂墜的說法,最好繞道而行。
(二)警惕高回報陷阱
求職者一定要對高回報的刷單任務保持高度警惕。一般來說,高傭金的刷單任務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據統計,在各類詐騙警情中,刷單詐騙發案量最高,達到各類警情總數的四成,且女性在刷單返利類詐騙中占比較高,達到總數的 61%。騙子通常會以高傭金為誘餌,吸引求職者上鉤。他們會承諾高額回報,聲稱“足不出戶日賺百元,月入過萬只需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即可”。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陷阱。我們要拒絕各類虛擬單,如話費、Q 幣、游戲點卡等充值卡,以及各類看不到實物的訂單。這些虛擬單不經過淘寶交易,一旦被騙,很難追回損失。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那些要求有大量流動資金的任務,騙子往往會以各種理由讓求職者先墊付資金,然后消失不見。
(三)養成良好習慣
為了預防刷單詐騙,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要養成收到本金和傭金后再拆快遞的習慣。商家承諾時間過 24 小時不返款,應速度去商城退款,越早越好。這樣可以避免在未收到返款的情況下,已經簽收了商品,導致損失無法挽回。其次,禁止透露手機驗證碼和任何密碼。手機驗證碼和密碼是我們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透露給他人,可能會導致賬戶被盜,資金損失。此外,我們還要禁做新店收貨好評返本金單,禁做改地址單,避免陷入騙子的陷阱??傊?,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有效預防刷單詐騙。
四、警方行動與提醒
(一)警方打擊詐騙
楊浦公安分局中原路派出所等警方在打擊詐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行動。在預警勸阻方面,民警顧臻對潛在被害人小趙開展反詐勸阻,成功阻止其向不法分子轉賬,挽損 20 萬元。小趙因收到短信點擊鏈接下載 APP 后被誘導刷單,民警及時趕到避免了其財產進一步損失。此外,中原路派出所還成功勸阻了市民小黃的“招聘刷單”詐騙,為其挽回近 25 萬元損失。在打擊犯罪團伙方面,分局成功偵破多起利用電商平臺漏洞制造虛假訂單,套取電商補貼的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 40 余名,查證虛假訂單近 3000 單,追贓涉案資金近 600 萬元。在反詐宣傳方面,警方在商圈、學校、社區和商務園區等地開展設攤宣傳 150 余次,發放宣傳資料 2 萬余份,采用新聞媒體及網絡平臺同步直播、新媒體矩陣聯動等方式開展全覆蓋、立體化宣傳,營造了全民參與打擊和防范電信網絡犯罪詐騙的良好氛圍。
(二)警方溫馨提醒
警方對應聘者給出了以下溫馨提醒:應聘前,求職者應到正規的人才市場選擇有營業執照的正規公司,并通過工商部門官方網站查詢企業的注冊信息,以初步辨別企業真偽。招聘信息中出現的“專業不限”“月入過萬”等字眼,多數為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段,應聘時一定要注意甄別。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費屬于違法行為,凡是遇到涉及收取培訓費、報名費、服裝費的情況,應提高警惕,不要貿然向招工者提供的賬號進行匯款、轉賬,不要輕易繳納各種費用。在找工作時如遇招聘騙局,盡快撥打 110 報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