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V Tropes 的誕生與發展

(一)起源與初衷
TV Tropes 成立于 2004 年,其誕生源于一個程序員對《捉鬼者巴菲》電視劇中各種俗套的分析。這個網站最初的目的是專注于電視節目中的敘事手法,以維基條目的形式,將那些在敘事中反復出現的概念、元素或情節進行識別、分析、分類和解釋。它就像是一個專門為電視節目敘事套路而設立的“百科全書”,為觀眾和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電視節目敘事結構的平臺。
(二)拓展與延伸
隨著時間的推移,TV Tropes 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其范圍逐漸擴展到電影、文學、漫畫、視頻游戲等其他類型的媒體。如今,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涵蓋多種媒體形式的人類敘事范式寶庫。在這里,觀眾可以找到各種作品中常見的敘事套路,如“主角繼承了英雄的血統”的人物設定,“一堆人圍著桌子溫馨對話”的單一場景設計,以及反派死前的經典臺詞等。同時,對于創作者而言,TV Tropes 也是一個寶貴的靈感來源。它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新的敘事可能性,挑戰陳舊的敘事套路,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電影《權力的游戲》中,第一季結尾主角 Eddard Stark 直接被斬首的反套路情節,就引發了互聯網的大量討論,也為后續的劇情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懸念和驚喜??傊?,TV Tropes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觀眾和創作者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敘事世界。
二、TV Tropes 的獨特形式
(一)內容呈現
TV Tropes 將各種敘事套路抽象總結成具體概念后,再用豐富的不同內容案例進行填充,這種方式使得觀眾能夠迅速理解套路的運作方式以及在不同作品中的應用。例如,經典的“看似出身卑微的主角,其實繼承了英雄的血統”這一設定,在《火影忍者》《海賊王》《哈利·波特》等作品中都有精彩呈現。觀眾通過 TV Tropes 可以清晰地看到,主角往往是孤兒般無依無靠的青少年,原因通常是英雄父母犧牲了。這種設定一方面讓主角有著旁人沒有的力量但不自知,繼而受到他人排擠;另一方面,又會有許多重要角色對他施以援手。
又如,一些已經被學術認可的敘事手法,像“契訶夫的槍”“希區柯克的麥高芬”“誘導觀眾的紅鯡魚”等,TV Tropes 會通過眾多具體的影視作品案例來解釋這些手法的運用。通過對這些套路的分析,觀眾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影視作品的敘事結構和創作技巧,提升自己的觀影體驗。
(二)用戶參與
TV Tropes 的用戶參與度極高,他們自發地在一個個套路下面加入新的作品,為這個人類敘事范式寶庫不斷注入新的活力。用戶們在論壇里激烈地討論“這個情節能否被歸類到那個橋段里?”,這種討論不僅豐富了網站的內容,也促進了用戶之間的交流和對影視作品的深入理解。
此外,還有用戶在問題區寫下一個大概情節,請教其他 Tropers 這是哪部劇。這種互動方式使得 TV Tropes 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庫,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影視愛好者社區。在這里,大家共同探索、分析各種影視作品中的敘事套路,分享自己的觀影心得和發現。用戶的積極參與使得 TV Tropes 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影視愛好者們不可或缺的資源和交流平臺。
三、TV Tropes 的價值意義
(一)對創作者的價值
TV Tropes 對于創作者而言,猶如一座蘊藏無盡寶藏的礦山。在這個充滿各種敘事套路的寶庫中,創作者可以汲取靈感的泉水,為自己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當創作者陷入創作瓶頸時,TV Tropes 提供了豐富的敘事可能性。通過瀏覽不同的套路和案例,創作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找到獨特的創作角度。例如,看到“主角繼承了英雄的血統”這一套路下的眾多案例,創作者可能會思考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創造一個沒有英雄血統的主角,卻依然能在困境中崛起的故事?;蛘邚摹胺磁伤狼氨仨氄f一句‘這不可能!’”的套路中跳脫出來,設計一個沉默寡言的反派,在失敗時只是淡然一笑,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挑戰陳舊的敘事套路也是 TV Tropes 對創作者的重要價值之一。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觀眾對于千篇一律的故事已經感到厭倦。創作者可以利用 TV Tropes 中的分析和案例,找出那些被過度使用的套路,然后大膽創新,嘗試全新的敘事方式。比如,摒棄“最后一分鐘營救”的俗套情節,設計一個讓主角在困境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逐步擺脫危機的故事,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據統計,有不少成功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和游戲作品的創作者都曾從 TV Tropes 中獲得靈感。這些作品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新穎的情節設計,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二)對愛好者的價值
對于影迷、劇迷、游戲迷和書迷來說,TV Tropes 是一個可以深入探索喜愛作品的奇妙世界。在這里,他們可以對作品進行拆解和重新發掘,了解作品背后的各種信息。
愛好者們可以通過 TV Tropes 深入了解自己喜愛作品中所運用的敘事套路。比如,一位《哈利·波特》的粉絲可以在 TV Tropes 上發現,主角哈利·波特的成長歷程中包含了“看似出身卑微的主角,其實繼承了英雄的血統”這一套路。通過對這一套路的分析,粉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哈利·波特的性格特點和命運走向,以及作品中其他角色與這一套路的關系。
同時,愛好者們還可以在 TV Tropes 上發現一些自己可能忽略的細節和隱藏的信息。例如,在一部電影的條目下,可能會有其他用戶分享的關于電影中某個場景的象征意義,或者某個角色的背景故事。這些信息可以讓愛好者們對作品有更全面的認識,豐富他們的觀影、閱讀或游戲體驗。
此外,TV Tropes 上的討論區和問題區也是愛好者們交流的好地方。他們可以在這里與其他同好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感受,討論作品中的情節、角色和主題。這種交流不僅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還能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對影視、文學和游戲的熱愛。
四、TV Tropes 與 AI 大模型的對比
(一)相似之處
TV Tropes 和當下熱門的 AI 大模型在信息處理方式上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兩者都像是知識的“加工廠”,從海量的內容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AI 大模型通過對大量文本數據的學習,能夠生成自然流暢的語言表達,提供各種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案。TV Tropes 則從眾多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漫畫和游戲中抓取敘事套路,將其提煉為具體的概念,并附上豐富的實例。例如,就像 AI 大模型可以根據輸入的問題生成相應的文章內容一樣,TV Tropes 可以根據一個特定的敘事套路,列舉出多個不同作品中的具體情節案例。這種相似性使得人們在接觸 TV Tropes 時,很容易聯想到 AI 大模型的工作方式。
(二)主要區別
然而,TV Tropes 與 AI 大模型有著本質的區別。TV Tropes 是由人類建立、梳理和分享的平臺。在這里,每一個條目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用戶們根據自己的觀影、閱讀和游戲體驗,自發地進行整理和歸納的結果。相比之下,AI 大模型雖然也能生成看似豐富的內容,但缺乏人類的情感和主觀判斷。
在 TV Tropes 的討論區里,沒有任何 bot 的參與,完全是人類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用戶們可以在這里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分享對不同敘事套路的理解和感受。這種真實的人際交流,使得 TV Tropes 充滿了活力和創造力。而 AI 大模型的交流往往是單向的,缺乏真正的互動性。
此外,TV Tropes 的主頁面還有著“顯示/關閉劇透”的按鈕,關鍵情節都會被打碼,用戶主動點開才能顯示。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對用戶體驗的尊重和關懷。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是否查看劇透內容,避免了不必要的信息干擾。而 AI 大模型在這方面則顯得較為缺乏人性化的設計。
總的來說,TV Tropes 和 AI 大模型雖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它們的本質區別在于人類的參與和情感的注入。TV Tropes 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和創造力的平臺,為影視、文學和游戲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交流和探索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