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個人消費現狀

本個人消費目前持續缺乏強勁動力,面臨著諸多挑戰。從實際工資增長來看,雖日本 6 月份實際工資同比增長 1.1%,但存在暫時性和偶然性。實際工資上漲主要是夏季一次性獎金等“特別支付工資”同比上漲 7.7%的拉動作用,一旦這一積極因素消失,7 月份實際工資仍有可能回到負增長狀態。而真正實現實際工資平穩正增長,預計最早也要到 9 月份以后。個人消費低迷的狀況較為明顯。一季度日本 GDP 同比降 2%,個人消費表現低迷,環比減少 0.7%,連續 4 個季度減少。日本政府下調 2024 年度 GDP 增長預期,主要原因就是占 GDP 一半以上的個人消費支出疲軟,2024 年度個人消費僅同比增長 0.5%,低于 1 月份預測的 1.2%的增幅。物價上漲、車企認證違規導致生產停止等因素,使得人們更加節儉,消費意愿降低。此外,日本總務省最新公布的家庭調查數據顯示,6 月份日本兩人以上家庭月平均消費支出為 28.09 萬日元,同比減少 1.4%,為連續兩個月負增長。這證明 6 月份的定額減稅并未能對消費起到實際的提振作用,也側面反映出日本民眾的消費信心依然不足。物價高漲導致生鮮蔬菜支出下降 5.4%,政府補貼停止后電費價格上漲,也導致用電支出下降 9.1%。盡管收入在增加,但消費支出卻沒有增加,人們的節約意識和儲蓄意識增強。
二、體驗消費的興起
(一)日經 COMEMO 網站觀點呈現
日經 COMEMO 網站指出,在日本個人消費持續缺乏強勁動力的背景下,更多的資金消費正從“物品消費”轉向“體驗消費”,消費者從追求“性價比”轉為追求“時價比”。泡沫經濟時期的年輕人主要消費在“商品”上,如汽車或名牌商品,但進入令和時代,年輕人開始注重“時間消費”,強調在當時才能體驗到的真實感覺。
(二)數據支撐體驗消費增長
有數據顯示,日本大學生在興趣愛好方面的支出已經恢復到 30 年前泡沫經濟時期的水平。根據日本消費者廳 2021 年度調查,超過 16%的 15 - 29 歲年輕人選擇“參與型活動”作為有意識的消費,如音樂節、粉絲交流會等,這比整體平均水平的 6.6%高出一倍多。此外,描述泡沫經濟時期年輕人的電影《帶我去滑雪》以豪華酒店的滑雪勝地為背景,體現當時年輕人開著愛車的蓬勃消費狀態,而如今根據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的調查顯示,1992 年 27.8%的 20 多歲年輕人認為汽車是需要花錢購買的東西,但 2022 年這一數字下降至 7.8%。這些數據充分表明,日本年輕人的消費趨勢正從物品消費向體驗消費轉變,體驗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
三、體驗消費增加的原因
(一)社交網絡普及與追求真實體驗
隨著社交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真實的體驗。在這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年輕人通過社交網絡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也從他人那里獲取各種新奇的體驗和靈感?!巴苹睢本褪且粋€典型的例子,年輕人為了自己喜歡的人而進行的相關活動,如粉絲應援活動,重點部分在于體驗以及留下回憶的東西。這種活動不僅滿足了年輕人的精神需求,還讓他們在特定的時刻感受到真實的刺激。社交網絡讓年輕人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參與各種體驗活動,從而推動了體驗消費的增加。
(二)旅游優勢互補吸引外國游客
近年來,日本地方城市的外國游客消費呈現出暴增的趨勢。這得益于日本獨特的特色活動和旅游合作。例如,許多地方城市推出了“陶瓷旅行”“美術館觀光旅行”“日本的祭典旅行”等特色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外國游客。這些項目不僅讓游客欣賞到了日本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還讓他們體驗到了日本獨特的生活方式。此外,日本的酒店行業也積極與其他行業合作,推出了各種新型的住宿設施,如結合機器人、膠囊、共同工作空間、同時設置書店等理念的酒店。這些特色住宿設施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適和便捷的住宿體驗,也增強了日本旅游的吸引力。特色活動和旅游合作的優勢互補,使得外國游客在日本的旅游體驗更加豐富,從而推動了體驗消費的增長。
(三)消費觀念轉變引領新型潮流
現代日本人的消費觀念正從物質型消費轉向精神、體驗型消費。以攝像機為例,商家不再以錄制時間、功能等技術規格為賣點,而是打出“記錄下運動會的精彩瞬間吧”這樣的情懷廣告,把父子互動的美好瞬間用鏡頭記錄下來,以可以保留一輩子的記憶這樣的“體驗”作為賣點。汽車廣告也打出“有價值的不是東西而是回憶”,畫面以父母的視角表達希望和孩子一起去旅行,去體驗豐富的人生這樣的憧憬。在物質過剩、生活富裕的今天,消費者的需求從物質的豐富轉向為追求心靈的充實。消費者不再單純地受商品的價格所影響,而是通過商品能給他們帶來的體驗的豐富程度和滿意度來選擇商品和服務。在這個完全由消費者主導的時代,消費者會在瞬間瀏覽泛濫的商品信息,過濾掉不符合自己品味和興趣的東西,而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則會在媒體和社交網絡等上互相分享體驗和經驗,和周圍人產生同感,從而形成商品的價值。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引領了新型的消費潮流,推動了體驗消費的不斷增加。
四、年輕人非性價比行動
如今,日本年輕人在消費觀念上發生了顯著變化,從過去追求“性價比”逐漸轉向追求“時價比”,越來越熱衷于參與非性價比的活動消費。音樂節成為了年輕人追逐的熱門活動之一。在日本,各類音樂節層出不窮,吸引著大量的年輕音樂愛好者。這些音樂節不僅有知名的音樂人和樂隊登臺演出,還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社交場所。據統計,某大型音樂節的參與人數高達數萬人,其中大部分是 15 - 29 歲的年輕人。他們不惜花費一定的費用購買門票、交通費用以及在音樂節現場的消費,只為了在那個特定的時刻感受音樂帶來的震撼和激情。比如,一些年輕人會花費上千元購買音樂節的 VIP 門票,以獲得更好的觀賞體驗和與藝人互動的機會。這種消費行為并非出于傳統的“性價比”考慮,而是為了追求在音樂節現場的獨特體驗和回憶。粉絲交流會也是年輕人熱衷參與的非性價比活動。隨著娛樂產業的發展,粉絲文化在日本日益盛行。年輕人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會積極參加粉絲交流會。這些活動的門票價格并不便宜,而且還可能需要花費額外的費用購買周邊產品。然而,對于年輕人來說,能夠近距離接觸偶像、與其他粉絲交流分享,這種體驗是無價的。例如,一場熱門偶像的粉絲交流會門票可能高達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但仍然有眾多年輕人踴躍報名參加。他們會精心準備禮物、打扮自己,只為了在交流會上留下美好的回憶。這種非性價比的行動反映了日本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他們不再僅僅關注物品的價格和實用性,而是更加注重在特定時刻所能獲得的體驗和情感滿足。這種轉變不僅影響了個人消費行為,也對整個社會的消費趨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五、日本年輕人消費趨勢總結
日本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從傳統的物品消費逐漸轉向體驗消費,這一轉變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下顯得尤為突出。盡管日本經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個人消費持續缺乏強勁動力、物價上漲、車企認證違規導致生產停止等因素使得人們更加節儉,消費意愿降低。但年輕人對體驗消費的熱情卻并未因此減退。從數據上看,日本大學生在興趣愛好方面的支出已恢復到 30 年前泡沫經濟時期的水平,超過 16%的 15 - 29 歲年輕人選擇“參與型活動”作為有意識的消費,這充分表明體驗消費在年輕人中的受歡迎程度。體驗消費的興起不僅源于社交網絡的普及讓年輕人追求真實體驗,還得益于旅游優勢互補吸引外國游客以及消費觀念轉變引領新型潮流。年輕人通過參加音樂節、粉絲交流會等活動,不惜花費較高的費用,只為獲得獨特的體驗和回憶。這種非性價比的行動反映了他們對情感滿足和精神追求的重視。雖然目前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體驗消費的潛力巨大。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高,體驗消費有望成為未來消費市場的重要增長點。企業可以抓住這一趨勢,開發更多符合年輕人需求的體驗型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推動消費市場的發展。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體驗消費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日本年輕人從物品消費轉向體驗消費的趨勢值得關注,這不僅反映了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變化,也為未來消費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